医馆生存五问五答五建议 —— 回归医疗本质185
第 223 期 ▼ 中医馆必须回归医疗本质。 ■ 北京人福中医总经理 吴广海 中医馆是近10年来中医界较火的名词。首先是中医热,让很多投资者进入中医馆;然后是传统药店转型为“药店+中医馆”。可以说中医馆在“中医热”中,推向了一个高峰。以下的建议和见解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多指点。 ▲北京人福中医总经理 吴广海 关于医馆生存的五问五答
给建设中医馆的五个建议 ➤1、 中医馆的规模,不要求“大”,图气派,装修要简 很多大企业甚至药店开设中医馆,动辄两三千平米,有的甚至五六千平米,装修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试问中医馆究竟有多暴利,能如此投入?中医馆的最佳面积应该是300—600平米左右。每间诊室12平米,根据需求设置数量。装修尽量“轻装修、重装饰”,太多的装饰不仅会造成成本过高,某些装饰还会造成患者就诊的障碍物。 ▲北京人福中医馆内景图 ➤2、 中医馆的人才梯队建设很重要,不要求“名”,要求“效” 很多中医馆老板都洋洋得意的说,我们医馆有多少多少名医。但是有名医就代表有门诊量吗?医馆的医疗人才梯队非常重要,60岁以上的知名中医群体是我们医疗经验、疗效、教育的重要保障,40—59的中青年中医是我们的重要支撑,25—39的青年中医是我们培养的重点。老中青三个群体缺一不可,也是医馆稳固发展的关键;当然医疗人才的培养也是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 ➤3、 中医馆定位很重要,不要什么病都看的好 在很多的报告中我都提到了定位问题,这也是众多医馆共有的“症结”。不停寻找医生、不停招聘年轻医生,也宣传了,就是没病人。其实就是定位问题,开设医馆一定要想好,我们医馆未来要做什么?事实上就是医馆整体定位、疾病定位、疗法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有了定位才会有目标的开展工作。 ➤4、 中医馆要重视学术建设,虽然我们“小”,我们却很“专” 我们一个小小的医馆,做什么学术呀?或许有人会有此问。其实医馆的学术建设和三级甲等医院不同,我们不需要晋职称,也没有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我们有总结、学习、宣传的需求。我们要把医馆的成功病例进行总结形成病案,每年进行一次合订,最终汇集成册。一方面是让青年医师能从中学习经验,提高疗效,成为独有的培训教材;另一方面可发表论文或者形成可传播的文章,获取病人。
➤5、 中医适宜技术,是我们中医馆的未来 我曾多次强调过中医外治,其实就是挖掘中医的“适宜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事实证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医养生的需求也异常的强烈,不专业的养生机构也侧面印证了我们正规医疗机构养生的专业性。所以,作为医馆,更要挖掘中医技术,做足专业,患者自然不成问题,也不会被医保束缚。 1、针法类: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等。 2、灸法类:“灸”是指艾灸,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3、按摩疗法:头部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 4、中医外治疗法: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5、中医内服法;还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以及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I 作者简介 吴广海,北京人福中医总经理。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作者/吴广海,整理/山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排版|山柰 视觉|三七
文章分类:
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