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之崛起而奋斗

西医出身的她,运用自己的理念,让中医师不再单打独斗

154


2020年馆交会上,来自郑州济华中医连锁的董事长朱霞给我们分享了她开医馆的一些经历与经验。

据朱霞表示,她原本是学西医出身,不管西医还是中医,最终都是以患者为本,所以早在10年前,细心的她便发现了患者其实在治病的道路上更需要中医能够治未病这样的平台后,她便决定要打造一家纯中医的中医馆。


开医馆初期,被专家的支持感动

朱霞谈到自己开一家医馆的定位主要围绕这三点:1.打造纯中医连锁区域品牌医馆; 2医馆要坚持治已病是基础,治未病是目标,传播文化是使命;3做成一个让患者信赖,专家认可,同行尊敬,员工自豪的医馆。


虽然当时很多中医行业大咖在听到一位西医人竟然要开中医馆的时候,先是震撼,但也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甚至在她的医馆开业时还为她赠字——“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国医大师张磊教授为济华中医馆题字



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教授为济华中医馆题字


朱霞谈到自己当时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中医前辈会给中医馆寄语这些非常悲壮的名言,后来医馆真正经营了两个月后,她便了解了前辈的意味深长。开中医馆容易,但开一家长久的中医馆很难。

创业过程中,每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看看老先生送给她的字,似乎又重新充满了力量。

后来,朱霞将自己多年经营医馆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疗效第一,医馆要发展必须回归到医疗本质。

西医出身的她,更懂得如何邀请医生


尽管朱霞是西医出身,在医生的立场上也能更懂医生的想法,一家医馆存在的价值是能够帮助医生提疗效。


所以在与形形色色的大夫合作的过程中,她探索了很多不同的方式。 特别是在专家的团队建设与管理有她自己的理解与经验。

朱霞在专家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上总结出了五大要点:



团队理念

纯中医诊疗



人才梯队建设

老、中、青结合专业权威人才梯队



学习性组织

拜师跟师、专题讲座、病案讨论、学术会议、经验分享、外出交流


要敢于评价专家,用数据说话


01

选择专家的标准


1、必须是在中医圈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知名度、有口碑的专家2、要有用中医诊疗方法解决疾病的能力的专家;3、科班出身,愿意成为一名用中医方法解决疾病,但目前能力尚有欠缺的储备专家。

02

评价专家的标准


1、疗效确切——复诊率;2、患者满意——介绍初诊。用数据说话: 一个大夫到底疗效如何,到底擅长什么疾病,他本人都可能不清楚。朱霞选择长期回访病人,获得反馈,并且数据分析。一个大夫值得不值得继续用,看他的复诊率就可以,一个大夫应该给他分配哪种类型的病人,也可以得到确定。


为专家做的一些服务


03

中医传承发展研究院


访名医     、重传承、选苗子、帮成长


尊师道

促交流




04

专家管理手册


在每一位新大夫入职期、转正成长期、成熟稳定期都有不同的管理制度。

05

考核监督


医生的考核主要友馆长执行,院长监督,通过考核进行淘汰机制。


在济华,首诊的大夫对患者负责,为了保证患者对医馆的信任,医馆允许医生在能力范围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转诊、会诊,如果不这样做,患者就容易流失,那这必定是整个医馆的损失,如果一个医生愿意转病人,反而会获得馆长的信任。

这样大夫们之间也可以形成团队,共同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所有患者都是医馆的衣食父母,为患者保证健康,让中医师不再单打独斗。


最后,朱霞谈到其实做中医馆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中医是一门非常主导的技术,所以该如何让医生更好的为医馆服务,让医馆为中医这个行业做出贡献,我想应该是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医馆界

——

中医馆经管新媒体,医馆产业链社交与服务平台。医馆老板、创业者、投资人、供应链一手干货。连接跨界,一起重塑互联网+新型医馆生态圈。


联系方式

——

0755-86535560

400-893-012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园西工业区25栋中段609室

医馆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