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如何走出正能量的自媒体之路 | 医馆界专访802
第 183 期 ▼ 坚持有底线的去做内容,始终做中正平和、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内容。 ■ 采访 当归中医主编王志强 微信时代,几乎所有的医馆都会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真正能将一个公众号运营得炉火纯青的中医馆真的屈指可数。更别提如何成功将线上粉丝转化为线下资源。有的医馆仅仅只是将公众号作为线上对外发布通知和讯息的途径,或是选择转载他人文章,但这永远都只是拾人牙慧,无法形成自己的影响力;稍微好一点的会报道医馆的一些活动,但是也难以成体系。
而行知堂作为“当归中医”旗下的矩阵号之一,专为医馆服务,充分的利用了新媒体的衍生传播形式,将房租开支降低了50%。毕竟在北京选址,一条马路的距离就有可能相差一两百万。行知堂选择房租少于市中心的地方,流量却不比市中心的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做正能量的中医内容, 将专业中医内容通俗化 问:当归中医旗下微信公众号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答:特色体现在我们在做内容时的定位:坚持有底线的去做内容,始终做中正平和、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内容;而尽量回避敏感话题,比如搅进中西医之争。 一直致力于将内容中的专业知识尽量通俗化,以做中医科普为主。虽然现在还不够完美,但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粉丝需求是什么 我们就写什么 问:“行知堂”作为专为医馆服务的微信公号,是如何选题的? 答:自媒体的内容运行核心是找到受众的需求,粉丝需求是什么就写什么,不能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如: 1.配合医馆的市场推广:当大夫能自我创作内容的时候,可以自己提供宣传文章;或者我们编辑部跟大夫沟通后制定相应的文案。 2. 节气养生:每到一个节气派编辑去跟懂五运六气的大夫,根据大夫的描述,整理成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 3. 定期推广药材的文章,需要药剂师的配合。所有内容都有统一的审核机制,通过审核才能发布文章。 尽可能把复杂的东西写成大白话 问:如何把枯燥的中医知识写的生动有趣? 答: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人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中医。尽可能把复杂的东西写成大白话。我们每周开一场自媒体的会议,讨论写哪方面的内容,到底怎么做,尽可能往通俗类想。 问:会不会结合当下热点或网络热词来写? 答:会。但是中医机构在做热点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出事。所以说蹭热点也要有底线,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说所有的热点都是可以蹭的。 真诚的文风, 塑造公众号的品牌形象 问:当归中医学堂公众号是怎么做到用户粘合度那么高的? 答: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公众号运营的问题,要从当归中医企业文化的定位去说明。 就是真诚做事。如果自己都觉得这个事不靠谱,那这个文章发了也没用。首先自己得觉得这个事是好的,然后用特别真诚、朴实的话写出来,这样大家才满意。知行合一,人要够真诚,别人才会认可你,就形成了一个品牌的认知度。当用户认可品牌以后,在公众号上的体现就是大家更支持,粘合度就更好了。 我们大多数时间,是用质量在做用户的粘合度和信任度。我们可能粉丝数量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质量我觉得在中医这个行业里边,还是有良心的。 做新媒体, 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学出来的 问:很多医馆人觉得做新媒体无从下手,你们是如何慢慢成长起来的? 首先负责中医新媒体运营的人既要懂中医又要懂运营。 中医类的媒体,大家都差不多,所以也就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但是可以借鉴非中医类的大号,应该多去向高手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要站在普通用户、普通粉丝角度去考虑问题。还要琢磨适合自己的一些套路出来,比如标题很重要,发出一篇文章之后,用户首先看到的是标题,而不是内容,标题如果不够吸引人,内容再好,都没人理你。而套路是自己一点一点学出来,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当然要在内容真诚的基础上。 让编辑将大夫的中医知识转化成文章 问:有些大夫是不会写文章的,那行知堂是如何做到让大夫写文章的? 答:有一部分大夫他的文采好,但不熟悉自媒体的文风,把一些套路性的东西告诉他,他很快就能写出好东西来。 但是不排除有的人是不擅长写,那编辑可以跟大夫合作。自媒体运营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需求”。我们编辑部的需求是拿到大夫的内容,大夫的需求是想要推广、门诊量。我可以写文章,他写不了文章;但我不懂专业,他懂。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篇好文章了。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馆界(yiguanjie001) · END · 编辑|山柰 半夏 视觉|三七
文章分类:
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