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融合,拥抱中医+新业态56
杜冠睿(主持人) 广州东源中医联合创始人 王中华 医馆界创始人 医馆界创始人王中华表示,这是医馆界在馆交会首次开办养生产业发展论坛,世人常说三分治七分养,近年的种种迹象表明,群众的养生观念开始觉醒,作为从事中医医疗行业的我们,也要开始思考怎么结合养生产业,探索出新的机会。 未来的馆交会不再是只服务于中医馆,将服务更多与“中医+”相结合的业态,促进艾灸馆、儿推馆、理疗馆等中医大健康生态的相互融合。 顾凌云 浙江海宁橼德堂董事长 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真正的造福于民,第二,行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年轻人快速进入行业同时拥有不错的收入。 民营中医馆实际上是当下老百姓的需求,也是行业发展的需求,它将严肃医疗的交付与市场需求相融合。如何融合严肃医疗和消费医疗的优势,打造符合当代年轻人需求的新中医模式。 第一:提升专业性和疗效性,应用专科专病的聚焦战略。 第二:引进高水平团队。引进一个名老中医很难,但是引进他的团队就相对容易了。 第三:借助工具,让我们的年轻团队快速成长。 第四:注重个性化和舒适,制定定制化服务方案,这是消费医疗最突出的个性化服务方案。 第五:打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与健康管理。 谈宗泽 无锡华粹堂联合创始人 做中医养生馆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例如:门槛低、依赖劳动力、专业素养层次不齐、定位不清晰等等,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用户的痛点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客群在哪里?经过多次复盘才得出,我们养生馆主要做的其实是医院的前端和后端的中医健康管理陪伴式服务。 医院前端的服务即为亚健康的管理,而后端则是慢性病以及重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管理,对客户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用数字化运营,支撑整个经营管理体系,实现客户、员工、服务和管理的在线化,打造新的中医场景。 魏 丹 成都尚膳月禧养生月子会所创始人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持续走低,月子中心已经从原本的改善型转变为刚需型,行业不断内卷、打价格战,竞争不断加剧,如何构建中医+月子中心的核心壁垒和护城河? 我希望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月子中心,于是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中医健康思维模型相结合,梳理出了属于尚膳月禧的生命力思维模型,共分为四层: 第一层:让新生母亲恢复的更好,心情更加愉悦。 第二层:让新生母亲适应身份的转化,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关系。 第三层:让母亲感受到角色变化过程中的温暖幸福。 第四层:实现自我价值。举办一些高品质的沙龙活动,让女性不再因为孕育而按下暂停键,而是重塑生命力,重新完成蜕变和新生。这才是我们行业的价值所在。 单 江 南京本草堂中医&本草堂中医养老院创始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占总人口的21.1%。未来,这个人群还会更大。据测算,2035年左右,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而这个规模,在2035年还将达到30万亿元。 如何打造中医特色养老院?中医养老院与传统养老院有何不同?如何让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能在中医养老院得到有保障的呵护与关怀?养老院是民政局颁发的证,而护理院则是卫健委颁发的证,中医养老院是将养老和护理互相融合,也是医养融合的的元素之一。 做好中医养老院的关键点,首先要有一颗懂老年人的心,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每一家养老院所要关注的事情。其次,将中医药的元素融入养老院,例如:日常的护理、膳食以及运用中医药的手段解决老年人的相关疾病。 张文安 中国首个中医诊断学博士、全国家庭医生联盟副主席 中医到底是走生活化还是走个性化,我认为这类议题还是缺乏一些思考和讨论。有数据表明,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占总医疗保险份额的5%,而在国际上是占到22%,在中国将近40%的人看中医,而在发达国家有钱人才看中医。 中医的优势在于防治康养一体化,我国对中医的定位是:发扬中医在治未病里面的主导作用,在康复里面的核心作用,在危重病里的协同作用。如何助力中医馆的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将基本医疗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打造健康产业。 第二:全科与专科相互协作,做好全生命历程的调理。 第三:高度重视中西医的结合,保障医疗安全。 刘 帅 江西贡方堂市场总监 打造中医馆治未病生态,实际上就是就是让有需求的客户或者患者能获取到所需的医疗服务和养生保健服务。中医馆是一个小生态,先把小生态做好,再延伸做好大生态,搭建医养结合的医疗连锁体系,由一家中医门诊部来带动多家中医养生馆来进行,让我们的员工、顾客、患者、门店和营销成为生态中的一个环节,让它们相互制约、互相平衡,让这个业务生态循环往复的去发展。 一个较好的治未病生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让想要获得健康的人群在我们所构建的生态中流转起来。 第二:让多方机构融入到生态系统中,让亚健康人群能找到合适的机构和相关的绿色转诊通道来解决疾病。 第三:疾病问题解决后,我们要继续相应的保养,形成治未病的生态闭环。 陈 功 重庆容通实业集团董事长 如今经济形势不断下行,越来越多的实体经营举步维艰,艾灸行业也逐步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市场趋势在不断变化。健康产业是永续的朝阳行业,真正的高手要思考如何以不变来应万变。 在坚守商业本质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积极的去拥抱行业的变化,我认为艾灸馆未来想要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要坚持价值与长期主义的理念。 第二:洞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明确目标客户的画像,构建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第三:提升我们的盈利水平,打造复利的盈利模式。 第四:建设好品牌,提升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第五:注重效果调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情绪价值的提供,全面提升顾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 第六:探索医养结合的模式。 ![]()
文章分类:
中国馆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