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之崛起而奋斗

门诊量称霸片区社康中医药!这家社康的小儿推拿惊动“深小卫”

32
来源:深圳卫健委

图片

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打工是没有前途的


在座各位 牛马们

在工位上荒废了10年

才勉强懂得这个道理时


有一群人说:

我爷爷的爷爷,早都玩明白了


这群“醒目仔”就是

潮汕人

宁可借钱去开个士多

也不愿意去打工


是他们刻在DNA里的信条


在潮汕人第二故乡——深圳


你看到街头巷尾那些

不起眼的升记、铭记、潮顺、辉记……


不用问

十有七八是“胶己人”开的


一间铺仔

看着赚不了大钱

进进出出,无非碎银几两


却能在寸土寸金的深圳

养活一家子、几代人


如果你想创业

建议你别急着上网买什么创业课程


先去找个潮汕人聊聊吧


潮汕人真的

生下来就会做生意


水贝的珠宝、华强北的电子柜台

深圳大大小小的菜市场和超市

老板“含潮汕率”估计超过50%


跟他们坐下来喝杯功夫茶

哪怕不能马上学到那份灵敏的“嗅觉”


最起码你懂得了人心


人与人之间

最不能缺少的那份


人情味



图片

潮汕人的“作业”被社康医生抄走

“我们学的就是这份人情味”



在深圳,潮汕士多店躲在村头巷尾,不显山不露水,却“硬控”着深圳打工人的生活。


你想要什么,士多店老板“通通满足”,无论是老家的鱼露,还是菜市场买根葱,或是急要的改裤脚……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潮汕士多办不到。


图片图片

图源:Ly 摄小白


“我们也像潮汕士多店,居民想要什么给什么。”


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下属的龙园社康中心,东北医生裴曦“窝”在小诊室里,把地方腾出来,让给患者。


没有漂亮的门面,一点也不高大上,居民却络绎不绝,一口一个“裴医生”。


这么一家“小诊所”,门诊量硬是干到了龙华区社康中医药NO.1。


图片


潮汕档主卖菜,买条鱼免费搭根葱,顾客心里“美滋滋”,老板也赢了“回头客”。


在龙园社康,这种赢得回头客的项目是小儿推拿。


图片图片


一开始,不少居民是主动抱着孩子来问。


裴曦刚好是妇儿方面的中医师,小儿推拿轻松拿下。


没想到,这项服务迅速打开了社康的局面。


做了一段时间推拿,孩子们感冒发烧吃药的都少了。有的爸妈带着长高的娃来“报喜”:“孩子半年蹭蹭蹭长高了7公分。”


口碑一传开,有娃的家庭陆续来了。


需求量一大,龙园社康“趁势”而上,在所有医护人员当中开展小儿推拿培训。


图片图片


有些老人没病没痛,买完菜也爱来社康歇歇脚、喝口水、“叹叹”空调。


在潮汕士多面前,什么美团、饿了吗都是弟弟。


你急着要啥东西,一个电话,老板就叫小弟穿个拖鞋,哼哧哼哧给你送上去了。


这一点,龙园社康也是有样学样:


你腿脚不便是吧?我送医上门。


图片图片


2022年8月的一天,老陈的家人跑来求助。


“我们家老爷子,两年前中风了,现在只能躺着,一家人日夜轮流照顾他,已经快崩溃了。”


“一人中风,全家发疯。”裴曦心里一惊。


他立即上门去看看,老人家里乱糟糟的,又要上班又要照顾病人,根本没空收拾。


刚好社康最近请了康复治疗师林俊杰。裴曦和他联手,给老陈上“大保健”:中医针灸、火龙罐、中医筋骨松解推拿……一顿操作竟然逐渐“唤醒”了老陈的身体,一年后,他能坐起来了,还能被扶着走走,右手写些字,依稀可辨。


中风病人家属闻风而至,“有的病人天天打车过来,连续做了两个多月康复。”


图片


“大保健”伺候的不只是中风者,还有班味、娃味缠身的苦逼中年人。


对付他们的腰酸、腿麻、肩颈痛,这家社康的负责人、中医全科医生漆勇“手拿把掐”,点穴正骨推拿手法、“龙氏正骨”,稳、准、轻、巧,几下就给你打通任督二脉。


时间一长,与居民的感情一深,社康医护也像长了个潮汕人的“鼻子”,对居民的需求捕捉得越来越灵——


· 龙年生娃的人多,催乳、产后康复要跟上;


· 9月份暑假结束,老人们回深圳准备“开工”,针对老人的中医保健就要增加人手;


· 附近幼儿园、学校要了解传染病,还得逐一送课上门。

……


社康医护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图片图片



图片

潮汕孩子“嘴甜”

客家医生“有样学样”



潮汕人多来自大家族,奴仔(小孩)从小就学会在叔伯姨婶中“左右逢迎”,大部分潮汕孩子一入职场都会被夸“情商在线”。


潮汕士多店一家大小,就靠这份“嘴甜”赢得人心。


“阿姨,我把米搬到你家。”

“回潮阳老家带来的绿豆饼,给你家娃拿一点。”

“没事,你先拿走,以后再给(钱)。”


高情商,不外乎就是腿要勤、嘴要甜、眼要灵。


图片

底图来源:入江之鲸


这作业,又被社康里的一位客家医生抄走了。


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下属的观壹城社康中心,主任林伟东是个客家人,刚到社康时,签约建立家庭病床的居民屈指可数。


怎么办?先入圈。


这个社康周围住的多是客家人,老人们只懂客家话,林伟东竖着耳朵“偷听”老人们的家常,用客家话成功“打”进老人圈。


图片图片

▲林伟东受邀去吃村里的大盆菜


这群本地老人不缺钱,都手握几栋楼收租,但却省了一辈子,生活上很“孤寒”,不肯体检,得了糖尿病、高血压不舍得吃药,要病到“快死了”才去医院。


“二十块钱一大袋的便宜香蕉使劲吃,几块钱的降糖药不肯开。”


每周一周二,就是林伟东和社康家庭医生团队的“暴走日”,他们走街穿巷,一天要走访周边社区的28张家庭病床。


图片


老人们也孤独。


80岁客家阿婆阿梅(化名)的家,大到在客厅说话都有回音,可这么大的房子,就只有阿梅一个人,钟点工阿姨定期过来,阿梅只能两眼盯着香港翡翠台发懵。


阿梅有两栋楼收租,一栋自己住,儿孙们住在隔壁楼。


不是儿孙不孝顺。以前,阿梅也是喝茶打牌早出晚归的潇洒老人,但做了肠胃手术后,肚子里就吊着个“粪袋”——造篓袋,味道太重,把家人都熏走了,她自己也不敢出门。


林伟东到家时,她激动到语无伦次,终于有人不嫌弃她了。


后来,林伟东定期上门看诊,陪梅姨唠嗑客家话,她开心得像个孩子,摸着林伟东的脸、手,要把他当干儿子。


图片图片


这几年走下来,林伟东都晒成了“黑仔”,手机上存了很多保姆电话,“干妈”“干爸”越来越多,还提出要分房给他。


“开玩笑,分房是假的,找我‘分’床位倒是真的。”


图片图片


如今,观壹城社康在居民家里已经建了300张“家庭病床”,是龙华区的“榜一大哥”。


图片



图片

潮汕人爱“抱团”

龙华人爱“抱集团”


潮汕人做生意有个特点就是:一起上。


在一个产业里赚到钱了,就会招呼一群亲戚都来干,一条村形成一条产业链,主打一个抱团,让优质资源在族群里流动。


图片图片

底图来源:入江之鲸


这个点,也被龙华的医院和社康学了去。


2024年6月盛夏,阳光炙烤。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下属的富士康社康中心,一位大叔额头冒汗、捂着肚子走了进来。


大叔觉得,应该是“闹肚子”了吧?可社康的全科医生看了看他捂的位置,不对,好像是心梗!


医生想起了前一天的培训——龙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专家到社康授课,讲的就是心梗。心肌缺血缺氧会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觉器,就位于心脏下壁表面,与上腹部接近……


图片

图源:太帅图库


医生和大叔再三确认疼痛位置,正是在上腹部的模糊地带。不行,得马上转到上级医院。


“肚子痛,你怎么说心脏有问题?”


后来,龙华区人民医院给大叔做了一系列检查,果然是心梗。大叔立即被收治入院,躲过一劫。


大叔捡回一条命,得益于龙华区2023年推出的“抱团取暖”:


院社融合。


让集团优质资源在医院、社康双向流动。


图片


啥意思?


龙华区组建了两大基层医疗集团——龙华区人民医院集团、龙华区中心医院集团。


每个集团,都由一家区属公立医院+X家社康机构“抱团”。


集团内,人才、资源双向流动,医院的专家会到社康看病、授课、做科普,社康医生也会到医院“进修”。


目前,龙华区人民医院共有24个临床科室与社康“融合”,连接44家社康、343个家医团队,2024年前5个月,这些医院的专家已经下社康655次,在23家社康开设71个特色专科工作室。


除了医护,患者也可以在这个集团内“双向流动”,而且走的是“绿色通道”。


要切肠息肉的老马就没想到,去医院的流程做手术如此丝滑。


不用预约、挂号、排队,15号在新田社康中心看病,17号龙华区中心医院就给他发入院通知,18号下午,手术就安排上了。


“院社融合”简化了医院、社康双向转诊的中间环节——


· 病人从社康“上转”到医院,要看门诊的直接安排好医生,要住院的直接安排好床位;


· 病人从医院“下转”回社康,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八大类需要长期跟踪的慢病患者,也是精准安排好社康的家庭医生团队对接。


图片


因为“抱团”,龙华区现有的113家社康机构,形成了“一盘棋”,而且差异化发展,每家都有自己的“镇店之宝”。


比如龙园社康中心主打中医,它周边的社康就主打别的赛道,口腔科、内分泌科、西医全科、儿科、妇科……各有各的拿手项目。



“我们没有高精尖,就是抱团把基础病、普通病看好,让居民放心就好。”

——林伟东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观壹城社康中心主任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深圳卫健委”,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图片
编辑|青蒿    视觉|花椒


医馆界

——

中医馆经管新媒体,医馆产业链社交与服务平台。医馆老板、创业者、投资人、供应链一手干货。连接跨界,一起重塑互联网+新型医馆生态圈。


联系方式

——

0755-86535560

400-893-012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园西工业区25栋中段609室

医馆界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