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医学生成才的关键61
![]()
“中华文明的特点就是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再创作,中医是一门高度整合的医学。近百年来,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一直存在冲突,在当下,医学生想要成才的关键在于要学会突破中西体用,打通传统和现代的隔离,让中医真正做到没有体用之分。” ![]() 1840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如何发展成为当下的首要问题,当时革命派别有四个,分别是:保守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我认为现今中医的发展也可分为四个流派: 1、保守派:回归经典。 2、汇通派:中医的学术体系不改变,在技术上吸收西医的知识。 3、创新派:新医学,内部颠覆。 4、反中医联盟:用西医从外部颠覆中医、消灭中医。 ![]() 经典是中医的根,我们从经典中摄取营养,但在回归经典的同时也要开眼看世界。汇通派,它就相当于洋务运动,制度不改变,吸收它的技术,洋为中用。这种方式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主要是一些反中医联盟,要消灭中医。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从50年代到至今,高等教育上有关中医理论体系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晚清时期的特点就是西学东渐,在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产生了文明冲突。此时的西医有人反对、有人借鉴、有人融合,像魏源,便是中西对立的观点;而张之洞,则是支持中西结合,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我认为,现今的中医需要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对整套体系要加以重塑,构建全新的理论体系以适应时代需求。 ![]() 自古中医尚汇通,中医是一门高度整合的医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医的特色。 ![]() 第一点,东西方的思维差距极大。西方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科学思维,而东方则是在诸子百家、建立周朝之后形成了象思维,我们的国画、汉字各个方面都是属于象思维。作为一名中医人,我建议大家先把逻辑学概论读一读,中医教科书里告诉我们的都是结论,本质上缺少逻辑思维的训练。 第二点,是关于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中国医学属于实用主义,用理论来解释临床,理论和开方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只要能说的通便行。而西方医学则是科学主义,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用理论推演证明。 ![]() 如何练就东方逻辑思维,在《道德经》里“道、名、物”三者的关系中可以寻找到答案。东方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出发点,首先是下定义的概念,概念性的判断、得出判断性的推理和结论。要学习名象不二,不要执于理,不要执于象,执于理就陷入西方逻辑思维的坑中,执于象就沉浸在东方的象思维中,无法真正将两种思维结合就相当于无法灵活使用你的双手。 为何说仲景之后再无仲景,因为《伤寒论》高度统一了逻辑性思维和象思维。我们读伤寒论里的六经辨证,读起来特别困难的原因是他将象思维的描述性语言和逻辑性语言混合使用,例如张仲景所讲的太阳治未病,前面使用的是逻辑性语言,再是描述性语言,后面又转到逻辑性语言来描写。而没有受过专业语言训练的我们,无法分辨清楚《伤寒论》中哪部分用的是逻辑,哪部分是描述。 我把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的方式用象思维以一颗树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大家学习: 六经辨证系统树 ![]() ![]() 最后是关于思维上的,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佛家讲明心见性,就是在训练灵感思维,当你开悟后知识便会涌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得出的结论是否科学,还需要通过逻辑思维来证实。 例如: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其中的“水渍入胃”用描述性语言来理解便是:胃里有脏东西,肚子经常有咕噜声,按一按也有水声,西医做个B超里面都是胃液,这便叫“水渍入胃”。若是“水渍入胃”时间长达三个月、半年都治疗不好,那他一定会大便溏,用茯苓甘草汤治疗便可,接下来用逻辑思维再推理分析这个方子里的药物为什么能治疗。 逻辑思维、象思维的本质并不冲突。道以一贯之,“道”表现出来的无非是名和物,名是逻辑思维,物是象思维,我们医学生想要成才便要学会描述性语言向逻辑语言转化,才能够读书自如,知道最本质的规律。 ![]() 从心理学上来看,成才的本质是自我实现,我们需要回答几个问题:我是谁?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心中的理想人生?我要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要先知道理想世界是何模样,再说离理想世界有多远,最后才是自我实现。青年医生学习中医的道路上,我有四点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 在传统医学中,古埃及医学有5000~7000年历史,印度医学有4000~5000年历史,中医学是最年轻的传统医学,仅有2500年历史。 作为年轻医学生,如果你看待问题是单线角度,那你的思维认知就越简单,个人越固执、偏执,那认知就越是狭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人,一定要睁眼看世界,想要成才,我们要了解世界传统医学的历史,了解经络是哪个国家发现的,了解刮痧是怎么传到中国的,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传统医学和中医学。 ![]() 术在道先,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会看病。需要先将专业知识和技术牢记于心,解决一方老百姓的需求,学会沉浸在医药中实践自己的水平。 ![]() 单纯当个小大夫,只读书是最慢的,你应该拜名师、访高人,名师一人教你一个绝活,你就是一方名医,你就能治别人不能治的疾病。 但如果你从满足物质的需求转变成想为行业做出贡献,追寻精神上的富足时,这时候就不能再读中医的书了。要不务正业的去读些儒释道的书,学问是相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要在其他行业去寻找灵感,不可死读中医的书。 ![]() 猪的智商是60,人的智商数值在80~160之间,人跟猪只差20分,但人跟人却差了80分。 笨鸟先飞是对猪说的,如果任何人告诉你要笨鸟先飞,首先他就觉得你笨。假如你真的笨,那你就需要学会开智慧,要从书中打开灵感思维的大门。 中医是一门实践医学,在当下,青年中医想要成才的关键在于要学会突破中西体用,打通传统和现代的隔离,让中医真正做到没有体用之分。 I 版权声明 ![]()
文章分类:
嘉宾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