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医之崛起而奋斗

日诊百人的青年中医,批量打造“新型赤脚医生”

30
图片
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口述 | 项金明    撰稿 | 蒲公英


项金明,一位来自内蒙赤峰的80后,他的经历称得上传奇。儿时受乡下赤脚医生耳濡目染,学习成绩不好,通过自考上的中医大专和本科。


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从医,崛起于社康。没跟过师,没有医院呆过,但十年前就日诊过百,蕞高日门诊170+。先后联合创办三家中医馆品牌:深圳五味中医馆、九味堂中医门诊部和乙真堂。其中,五味和九味堂入选“中国社会办中医100强”


图片

学渣逆袭:靠自考上大学


项金明从小便对中医药有特别的情感,在童年时期,家里经常带他去山里挖药材赚钱,每次挖药材时他都非常开心,在见识到多种药材后,他开始对中药材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后来还专门用一个药罐来储存药材,甚至还将每种药物贴上了标签。


有一次,他看见村里的医生给老百姓们治疗各种疾病,心中暗想:怎么这位医生什么病都会治?当时就非常羡慕这样的全能医生。可高中的读书成绩却是班上的倒数,没办法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那时的他也遭受过颇多的打击,但心中对中医药的热爱未减,于是一名“学渣”通过自考的方式考上了大学,从专科(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开始到本科(天津中医药大学),再到如今具有颇多临床经验的医生,一步步踏入中医药世界。


图片


“系统学习中医是在大专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读的是专科学校,未来工作可能都考不上证。但我认为,这些都不算什么,老百姓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我想方设法的为老百姓解决病痛,一样能得到大家的爱戴。还有,学习中医一定要由内而外的自信,我就认为自身有悟性,有学习中医的天赋,才能学得好。”


项金明回忆道:“其实我特别能理解现在学生焦虑的原因。有时候看着他们我都心疼,千万名学生在挤着走在一条读大学的'独木桥'上,谁不会被逼着焦虑?每个人其实都有天赋有智慧的一面,万不能因成绩不好,就打击和否认小孩,让小孩的心灵受到创伤。我当时在高中就有点儿受到了创伤,好在自己内心是比较强大,再加上热爱中医药,我才没被打压下去,热爱就是成功的一半。”



图片

不跟名师,在社康闯出一片天,门诊量过百


中医药学生无人不向往医院,但大学毕业后的项金明则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项金明初来深圳,没有选择去三甲医院,转而扎根基层进入社康,提起在社康的日子,项金明仍觉得收获颇多。


我认为中医讲究的两大特点,一个是辨证论治,一个是整体观念。如果是进了医院,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没办法体现出来,因为医院都分科,这也是我不愿意进入大医院的一部分原因。”


“还有就是社康的工作和我小时候向往的乡村医生的性质相同。第一点:在社康工作是不分科的,接触的疾病较杂,较广,也较全。第二点:药物剂型全面,饮片、颗粒剂、散剂等等。第三点:在社康可以针药结合进行治疗。


“这些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三个板块,最重要的是,社康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老百姓,能更接地气。”项金明说。


图片


中医圈内跟随“名师”学习是大家公认的捷径,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个机会,没机会跟名师的情况下,项金明熟读经典,牢记经方,将老百姓当成自己的老师,逐步成长。


项金明分享道:“学习中医离不开勤奋。当年别人出去玩的时候,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去背经典,经典相当于是巨人的肩膀,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去学习中医,因为现在的青年医生很多人都说自己会组方,一问起来怎么治疗,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就跑偏了。很感谢当时早起背书的自己,现在经方运用的得心应手全归功于那个时候。”


图片


“70%治疗技术和方法是患者交给我的,每次看诊的时候我都会想尽千方百计跟患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这是我精进医术的一个方法。”


“就比如在看诊聊天时患者说:我的乳腺增生是找一位老大夫在某个地方扎了个针,在哪些地方拔了罐,出了点血就好了。听她说完之后我去查阅书籍,确定是否有这种治疗方式,然后就按照她所说的方式来给有相关疾病的患者来治疗,很多时候这样学习到的治疗方法效果都特别好,这就是患者给我们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治疗痔疮的,患者说当时她找了陕西的一位90多岁的老大夫进行治疗,花了200块钱,在嘴巴上放了点血,脚上也扎了一针,效果就很好。我查阅了很多医书,才知道是龈交穴上有个白点,这个地方有效治疗痔疮能达到60%~70%,这是很高的治愈率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像巧克力囊肿、肺结节很多的案例,都是患者透露的一句话给我的启发,我的医术因此而慢慢提高。”


除了医术上的学习,项金明还强调情商和表达。盛夏已到,很多中小学生爱吃冰,如何告诉小孩吃冰不好?项金明会将胃画出来,里面画满小孔,给他们科普:“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的,胃里有胃黏膜,胃黏膜上面布满了小孔,吃太多冰的话里面的孔就会变小,然后导致消化不好。”这样一说,他们都会理解,因为原理很简单,就是热胀冷缩。


项金明将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的原理和中医治疗相结合,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告诉患者病因病机,患者听得懂,就能更配合医者的诊疗。



图片

“心中医,兴中医”


2022年,项金明创办乙真堂,旗下现有3家门店,面积在200~300,为解决老百姓遇到的病痛,他更倾向于打造社区型的中医馆,将“心中医,兴中医”作为医馆的使命。


图片


他直言:“虽然深圳已有多家医馆,但定位是老百姓家门口有温度的全科中医专家和靠谱中医馆,可以说还没有。“


“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馆。可以理解为社区型;第二个关键词是:有温度的。人是能感受到温度的,除了人文关怀之外,医生还要有一颗爱心、一个笑脸,要做到真挚的关心和问候患者;第三个关键词是:靠谱。我们这边的医生一定要有能力,有水准,绝不能让他们来了医馆疾病也没得到解决。”


在地理位置布局上,他希望能够照顾到每一位群众,于是3家医馆的选址都是在城乡结合且交通便利的地方,一边是小区,一边是城中村,各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来医馆看诊。


在医生的培养上,项金明想要打造“新型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1、良好的医患关系。“赤脚医生”大多是在乡下,一般都是本村村民,多少都沾亲带故,家里几代人可能都在他那里看过病,情感深厚。


2、全科医生。村里的医生是没办法走专科的,因为整个村子都会来看病,每个人生的病也不一样,所以“赤脚医生”一定走的是全科。


3、不一定非要科班出身。“赤脚医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求要师出名门,不一定非要博士硕士,只要他能够解决老百姓病症,又愿意钻研,那他未来一样是可以成长起来。


他强调,一名合格的“新型赤脚医生”要做到6点:


1、付出时间。医生要勇于把时间拿给患者,生病是随时的,有些疾病昼安夕加夜甚,医生就是为解决患者疾病而生。


2、看淡利益。医生若把利益看的太重就会走偏,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业,这些自然而来便来了。


3、学会沟通。要让患者愿意跟你交流,你才能更好更快的找准病症进行治疗。


4、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身体都不健康,如何让患者信服你?


5、深耕医术。医术是医生屹立不倒的根,治疗疾病时运用丸散膏丹片哪一种剂型更有效,要善于总结、发掘和应用。


6、自主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永远是最好用的。


深圳,一座快节奏的移民城市,多数患者也来自天南海北。“赤脚医生”是上世纪很多人生病时的“定心丸”。项金明希望这些远离他乡辛苦奋斗的人在生病时,也能在深圳寻到这样一位有温度且靠谱的“赤脚医生”来成为他们心中的“定心丸”。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整理自医馆界视频号《对话100强》栏目。口述/项金明,撰稿/蒲公英,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图片
编辑|蒲公英   视觉|花椒


医馆界

——

中医馆经管新媒体,医馆产业链社交与服务平台。医馆老板、创业者、投资人、供应链一手干货。连接跨界,一起重塑互联网+新型医馆生态圈。


联系方式

——

0755-86535560

400-893-012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园西工业区25栋中段609室

医馆界微信公众号